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至今仍不明。基因因素可能具有一定地位。心理因素在疾病恶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原来存在的病态精神如抑郁或社会距离在结肠切除术后明显改善。有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腹泻和腹痛,腹泻为最主要的症状,粘液脓血便是本病活动期的重要表现。其他症状可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病人呈慢性面容,精神状态差。肿着呈消瘦贫血貌。并发症:主要包括中毒性巨结肠、直肠结肠癌变、大出血、急性肠穿孔、肠梗阻等。
患者的自我保健:1.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太过劳累;暴发型、急性发作和严重慢性型患者,应卧床休息。2.注意衣着,保持冷暖相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3.一般应进食柔软、易消化、富有营养和足够热量的食物。宜少量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勿食生、冷、油腻及多纤维素的食物。4.注意食品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本病。忌烟酒、辛辣食品、牛奶和乳制品。5.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解除各种精神压力。
克罗恩病的病因是什么?克罗恩病是消化系统的头号怪病:腹痛、腹泻、体重减轻等三大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肠道狭窄、肠皮瘘、肠内瘘、肠膀胱瘘等等,还有各种各样的肠外表现。那么,这种怪病的病因是什么呢?
克罗恩病最初是在年由Crohn(因此命名为克罗恩病,简称CD)、Ginzburg和Oppnhimr共同报道的。克罗恩病主要发病部位是小肠,有部份病例可能累及到结肠。因此对我们来说对这种疾病的认识还不到年。
医学研究者对克罗恩病进行了不懈的研究。现在认为CD是一种在具有易感人群中发生的复杂的多基因与环境相互作引发的异常免疫应答反应性疾病。
细菌?
关于细菌感染导致炎性肠病这一观点已基本被否定。但在克罗恩病组织中发现了类结核分枝杆菌DNA。我们只能推断类结核分枝杆菌在克罗恩病的病原学中起部份作用。统计显示,某些克罗恩病患者的发病与该患者发病前抗生素的使用有着明显的联系,因此体内肠道细菌环境的改变可能是该病的诱因。
吸烟?
吸烟可能与克罗恩病有关而与溃疡性结肠炎无关,同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手术后复发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基因?
在患IBD的同卵双胞胎中克罗恩病占60%。在有症状的克罗恩病患者的一级亲属中证实有隐性小肠炎症存在。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均与DNA修复基因MLH1相关。NOD2基因(现在新命名为CARD15)被认为IBD1基因,位于16号染色体的着丝粒周围区域。它的发现掀开了IBD基础病因的基因研究的大幕。NOD2基因是通过激活转录因子细胞核因子NF-κB发挥作用的,后者在克罗恩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NOD2编码与植物抗病基因相应的蛋白,它在感染机体的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特别是在细菌脂多糖结合的富亮氨酸区域。10%的克罗恩病患者有移码突变(通过胞嘧啶插入),因而导致在细菌脂多糖存在时诱导NF-κB失败,以致对细菌成分的免疫应答失败,这可以用来解释抗生素在克罗恩病治疗中的作用和微生态制剂的价值。
因此,总的说来,克罗恩病的发病是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图读懂丨克罗恩病VS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都是属于炎性肠病(IBD),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在临床表现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实际工作中,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简单的表格,帮助大家鉴别一下两种疾病。
鉴别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起病缓渐或突发渐进隐匿里急后重脓血便常有少有中毒症状常有少有腹部包块少见常见病变分布溃疡性结肠炎:始于结肠远端,病变连续向近端发展,一般不侵及小肠。克罗恩病:呈节段性,多发性,多累及回肠右结肠,少侵及直肠
粘膜变化溃疡性结肠炎:粗糙颗粒状,浅溃疡,有假息肉。克罗恩病:鹅卵石状,裂隙样溃疡。肠管狭窄溃疡性结肠炎:较少见,可见于晚期。克罗恩病:多见,早期可出现。瘘管一般无常有结肠镜检查溃疡性结肠炎:粘膜弥漫充血,水肿,触之易出血,颗粒粗糙,浅溃疡,假息肉。克罗恩病:散在较深溃疡,病变间粘膜正常。病变深度粘膜为主肠壁全层炎性细胞浸润多见少见隐窝脓肿常见少见溃疡表浅且可以融合呈分散裂隙纵行溃疡假息肉常见少见腺管破坏多见少见杯状细胞减少、重者消失正常潘氏细胞增多正常上皮细胞非典型增生多见无溃疡性结肠炎用药一览表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确,以结直肠黏膜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为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一.西药用药分类药物氨基水杨酸制剂: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线用药。①柳氮磺胺吡啶(SASP):活动期轻中度UC4-6g/次,分次口服。UC缓解期SASP维持剂量一般为2-3g/d,并补充叶酸。常见头痛、头晕、胃肠道不良反应等症状,也有皮肤过敏反应、男性不育等,停药后可恢复。②SASP栓剂:适于活动期轻度UC,病变分布于远段结肠者。0.5-1g/次,2次/d。①5-氨基水杨酸(5-ASA):活动期轻中度UC3-4g/次,分次口服。②5-ASA灌肠剂:用于活动期轻度UC,病变分布于远段结肠者。美沙拉嗪:缓解期UC,远端结肠炎以本药局部用药为主,直肠炎用栓剂每晚1次,直肠乙状结肠炎用灌肠剂隔天或数天1次。糖皮质激素类:氨基水杨酸类制剂治疗反应不佳时选用。不能作为维持治疗药物。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盐灌肠液:活动期轻中度UC氨基水杨酸制剂不佳时选用。-ml/次,每晚1次保留灌肠。泼尼松:活动期中度UC0.75-1mg/(kg·d),分次口服。甲泼尼松龙:活动期重度UC首选,40-60mg/d,静脉用药。氢化可的松:活动期重度UC首选,-mg/d,静脉用药。免疫抑制剂:对激素无效或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患者选用。环孢素:活动期重度UC激素无效时是选用。2-4mg/(kg·d)静滴。硫唑嘌呤类药物:硫唑嘌呤或6-巯基嘌呤,用于激素无效或依赖者、氨基水杨酸制剂不耐受者。若联用氨基水杨酸制剂,其会增加硫唑嘌呤类物骨髓抑制的毒性。生物制剂类抗TNF-α单抗:英夫利西单抗或阿达木单抗①中重度或者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一线或二线治疗药物。②当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时,或激素依赖或不能耐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时选用。维多珠单抗益生菌制剂:可治UC,且能预防其复发。阿泰宁(口服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其进入肠道能产生大量酪酸。酪酸是结肠能量代谢、再生修复和免疫平衡必需的重要物质,并可减轻肠黏膜发炎、溃疡。二.常用中成药溃疡性结肠炎(UC)属于中医“痢疾”、“肠澼”、“久痢”等范畴。中医辨证可分为大肠湿热证、脾虚湿阻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瘀阻肠络证、寒热错杂证、、热毒炽盛证。药物用量适应证香连丸3-6g/次,2-3次/d清热燥湿、行气止痛。用于大肠湿热证。参苓白术散6-9g/次,2-3次/d健脾化湿、止泻。用于脾虚湿阻证。乌梅丸2丸/次,1-3次/d清上温下、寒热并调。用于寒热错杂证。补脾益肠丸6g/次,3次/d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用于脾肾阳虚证。虎地肠溶胶囊4粒/次,3次/d清热、利湿、凉血。用于大肠湿热证。肠胃宁片4粒/次,3次/d健脾益肾、温中止痛、涩肠止泻。用于脾肾阳虚证。结肠宁灌肠剂灌肠用。取药膏5g,溶于50-80ml温开水中,放冷至约37℃时保留灌肠。每天大便后1次。活血化瘀、清肠止泻。用于瘀阻肠络证等。固肠止泻丸(结肠炎丸)4g/次,3次/d调和肝脾、涩肠止痛。用于肝郁脾虚证。固本益肠片8片/次,3次/d健脾温肾、涩肠止泻。用于脾肾阳虚证。康复新液口服,10ml/次,3次/d;或50-ml保留灌肠,1次/d。通利血脉、养阴生肌。用于各证型UC患者。龙血竭片(肠溶衣)4-6片/次,3次/d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敛疮生肌。用于瘀阻肠络证。锡类散保留灌肠,1.5g加ml生理盐水,1次/d。清热解毒、化腐生肌等。用于UC的灌肠治疗。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①重度活动性UC: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结合清肠化湿、凉血解毒等方法治疗。对于激素抵抗患者,可选用免疫抑制剂、抗肿瘤坏死因子单抗、维多珠单抗等。②UC维持治疗:可西药维持量配合中药口服或灌肠,再逐渐减少西药用量,以中药维持。在西药可选5-ASA、硫嘌呤类药物、生物制剂等,中医方面治疗以健脾益气为主,辅以清化湿热、调气活血、敛疡生肌药物。克罗恩病:用药必须个体化患上克罗恩病,有办法治好吗?好大夫在线广东站记者就克罗恩病患者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医院副院长、消化科首席专家陈旻湖主任医师、教授,以及消化科曾志荣主任医师、教授。
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病,慢性病意味着是一种持续发展的状态。它可以通过治疗而被控制,但却不能治愈。大部分克罗恩病患者的寿命不受影响,且生活同样充实而又丰富多彩。
陈旻湖教授首先指出,克罗恩病治疗的机制是抑制肠内壁异常的炎症,从而使肠道修复,缓解腹泻、直肠出血及腹痛等症状。治疗的两个基本目标是消除症状和维持无症状的状态,一些对症的治疗药物可能是相同的,但它们的剂量和疗程不同。也就是说,没有可以适用于任何克罗恩病患者的治疗,因为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其治疗也必须因人而异。
关于克罗恩病治疗药物,有一些已被应用数年,另外有些药物是近来治疗上的新突破。
目前最常用的药物主要分为4类:
1.氨基水杨酸类:是与阿司匹林相似的化合物,含有5-氨基水杨酸(5-ASA),如柳氮磺胺吡啶、美沙拉嗪、奥沙拉嗪和巴柳氮。这类药物可以口服或直肠给药,调节了人体启动和维持炎症的能力。它对轻到中度的克罗恩病有效,也可用于预防疾病的复发。
2.皮质类固醇:包括泼尼松及泼尼松龙,也是通过调节人体启动和维持炎症的能力发挥作用的。另外,它还能够抑制免疫系统。可口服、直肠或静脉给药,用于中到重度克罗恩病,对急性发作的短期控制也有效,但是因其副作用大,不推荐长期或维持给药。
3.免疫调节剂:包括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和环孢霉素。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系统而控制炎症的进一步发展,常口服给药;多用于氨基水杨酸类及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无效或效果欠佳的患者,它还可能消除对皮质类固醇药物的依赖性,也可能在维持疾病的缓解中发挥作用;这类药物需要3个月的时间才能起效。
4.生物治疗:这是一类最新的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包括英夫利昔单抗等。它适用于对传统药物不敏感的中到重度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并可减少肠瘘的发生。这类药物起效迅速,能有效促进粘膜愈合和降低术后复发,可以减少至停用类固醇激素,也是缓解期的维持用药,有效减少手术率和住院率。
5.抗生素:当克罗恩病并发感染(如脓肿形成)时,灭滴灵、环丙沙星和其他抗生素可能有效。
除了上述药物以外,曾志荣教授也建议患者可以吃一些益生菌。因为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益生菌的应用(可以是胶囊、粉剂、液剂及片剂)可以帮助维持炎症性肠病的缓解状态。
手术,效果怎样?
通常而言,许多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好,无需行手术治疗,但是,陈旻湖教授指出,当药物保守治疗不能控制症状时,就要考虑手术。此外,若出现了肠梗阻或肠脓肿等其他并发症,也需要手术处理。
-END-
海阔天空学医不易,坚守更难!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