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圖片
尿騷味兒不代表生病
一次或者某一天的尿液氣味改變,不能懷疑是疾病的表現,有的食物和藥品會改變尿液的氣味或顏色。如果你吃過辣椒、蒜、蔥頭、蘆筍等刺激性食物,它們帶有的含硫氨基酸會在人體內分解成具有臭味的化學成分,由於這些成分具備「揮發性」,你小便的時候就會聞到一股尿騷味兒,但這種臭味不代表身體出了問題。
另外,服用維生素B6等藥品也可能讓你的尿液味道變重,你只要多喝水勤排尿就能夠緩解這種情況。
尿液有多種味道
不只是食物和藥品,疾病也會讓尿液的氣味發生改變,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爛蘋果味:常見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不足或者缺乏糖分的情況下,脂肪分解過多,酮體濃度升高,就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形成酮尿,散發出爛蘋果的味道,這種情況下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及治療。
腐敗臭味:一尿出來就可以聞到氨臭味,可能是發生了膀胱炎、尿瀦留、慢性腎炎等情況,尿液在膀胱內就已經被分解,或者伴隨著膿液排出產生了刺鼻的臭味。
糞臭味:常見於膀胱結腸瘺等腸道疾病的患者。
氣味不對可以看看顏色
在聞到尿液異常氣味的同時,你還可以觀察一下尿液的顏色。尿液是人體正常的代謝產物,含有96至97%的水分,新鮮的尿液通常是淡黃色、透明的,但是正常尿液的顏色也是會變化的,你喝水多的時候顏色變淺,喝水少的時候顏色變深。
舉例來說,吃甜菜會讓尿液變成紅色或棕黃色;吃蘆筍會讓你尿液顏色發綠;吃胡蘿蔔會讓你尿液顏色變成桔色;有些抗酸藥會讓尿液呈現藍色,有的化療藥能讓尿液變成黃色。
在沒有攝入這類食物或者藥物的情況下,如果連續幾次或者幾天尿液顏色變化異常,就要及時引起注意。通常尿液顏色的變化,有以下幾種情況:黃色(深黃色):缺水引發的尿液顏色發深可在飲水後緩解,長時間一直出現尿液顏色發黃的情況,可能是尿中有膽紅質,是肝臟或者膽道有疾病的標誌之一。另外,例如核黃素、四環素、阿的平等藥物也會讓尿液偏黃。
紅色:尿液顏色發紅又被稱為「血尿」,因尿中紅細胞含量升高而呈淡紅色或深紅色。血尿常見於腎炎、腎結核、腎結石、腫瘤、過敏性紫癜、以及子宮、卵巢、結腸等病變。服用阿黴素、利福平、苯妥英鈉等藥物也會讓尿液呈紅色。
桔紅色:常見於食用染料之後排出的尿液,鉛中毒、肝臟病、血液病也會引起桔紅色尿液。
白色:尿液不透明,呈現白色渾濁狀態,又被稱為「膿性尿」,只因尿中存在大量的上皮細胞,常見於尿路感染,如腎盂腎炎、膀胱炎、腎膿腫、尿道炎等疾病。
其他顏色的尿液,例如紫色、白色、藍色、綠色的尿液都比較少見,如果多次出現尿液顏色和氣味異常,就應當及時去醫院檢查並且進行治療。
長按以下二維碼,自動識別關注『星島美東版』(ID:SingTaoNY)公眾號
本報訊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