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夏长秋收冬藏。
◆◆◆◆◆
最近这一年,是张龙收获最为丰硕的一年。
去年8月,作为唯一晋级决赛的亚洲选手,获得第四届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国家歌剧院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并荣获“MaggioMusical”奖学金;
之后,顺利考取德国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青年艺术家培养计划,以及年夏季奥地利萨尔茨堡的OpraStudio,这两个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最为顶尖的歌剧表演团体;
期间,被提名为英国伦敦年国际歌剧奖“ThOpraAward”世界前十位青年歌手。
就在前不久,在意大利布塞托,荣获世界顶级声乐赛事“威尔第之声”的“GiovaniVocivrdian”大奖(威尔第新声音奖);
张龙是我音声乐歌剧系届毕业生,师从陈星教授,后考入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跟随戴玉强教授学习。
在上音五年的本科学习,
以及和陈星教授亲如母子的情感,
成为张龙学习声乐道路上最珍贵的经历和滋养。
这五年是我走向人生艺术之路、敲开艺术之门的开始。
少年立大志:小时候最喜欢在浴室唱歌
感觉瞬间能成音乐家
张龙获奖后参加在威尔第旧居前举行的音乐会
张龙出生于艺术之家,家人都是从事戏曲相关的工作,耳濡目染下,他从小对艺术、音乐都很感兴趣。
如果说对声音的审美是家族的基因,那么走上古典音乐、歌剧的道路,则是一个少年的懵懂与坚持。
因为从小喜欢唱歌,大家都说他嗓音条件好,十六七岁时张龙开始正式学习声乐。“特别喜欢在浴室里唱歌,感觉特别好,感觉自己瞬间变成歌唱家。“那时起,他立志要当一名歌唱家。
张龙中学时曾随山东艺术学院声乐教育家张庆朗教授学习了一年,张老师建议他考上音,“当时我很忐忑,上音这个名字对我们学声乐的人来说非常崇高,但我还是愿意为了梦想拼搏一次。”
在山艺张老师的推荐下,陈星教授第一次见到了张龙,一米八的个子,帅气挺拔。“我当时就觉得他形象好,乐感佳。”陈星教授说。
伯乐和千里马无条件的信任,
像母子一样
张龙和恩师陈星教授
刚拜师陈星教授门下,张龙不太适应陈老师的教学方法,一度打退堂鼓,经过一段磨合期后才开始适应,合作也越来越默契。
大二大三时,张龙已经具备很优秀的专业表现能力,但陈老师发现,他有些“泡泡音”,于是果断转变了教学方法。
“张龙对我是无条件的信任,我们之间就像是母子一样。在信任之外,张龙会对我的教学进行及时的反馈,他很聪明,我们会在对方焦躁或是瓶颈的时候相互扶持、鼓励。”
陈星教授就像伯乐,一眼挑中了这个不可多得的声乐苗子。
艺术指导金铃副教授(左)对张龙帮助很大
在陈老师眼里,张龙不仅聪明,悟性高,还是一个主观能动性很强的孩子,一直勤奋练习。
声乐训练主要是训练肌肉的习惯,而正确的肌肉习惯养成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张龙能把每一个碎片化的知识点都存储在他的脑海中,理解之后进行重组整合,这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能力。
直到现在,张龙还会经常找机会回上海看望恩师,大赛前、演出前也会找机会“蹭课上”。“基本功是一个歌唱演员永远不能丢掉的,恩师陈星教授给我打下了良好坚实的基础。”
上音最难忘琴房虽然枯燥,
但从没放松要求
培养一名歌剧演员很困难,不仅仅需要良好的嗓音条件,更需要好的形象、好的语言能力、音乐能力等等。
在上音期间,艺术指导老师金铃副教授五年来对他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室内乐课程的周正教授教他艺术歌曲、施恒老师带他去法国演出,上音声歌系以及系领导给予他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