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新密市大隗镇的张某,今年8月8日突然出现腹部持续性疼痛,在当地治疗2天症状没有任何缓解,于8月10日13:00转医院,门诊以“腹痛待查,急性腹膜炎”为主诉,让其住进普外三病区。
一次“恶作剧”带来的伤害
张某在普外三病区通过做腹部CT和DR检查,均提示有消化道穿孔表现,需要做急诊剖腹探查手术,如稍有迟疑则会容易出现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在术中探查发现直肠破裂,这一情况让实施手术的主任刘俊峰感觉很是诧异,但是后来结合患者家属的描述:刘某之前和同事一块恶作剧玩时被一尖锐异物插入了肛门,至此才彻底弄清楚张某腹部疼痛和直肠破裂的原因所在。
先后2次入院,2次手术,顺利康复
张某第一次手术是在穿孔部位进行修补,在乙状结肠进行造瘘,手术历时2个多小时,顺利成功,术后经过3个月时间的恢复,张某水肿消失,局部粘连减轻。又于11月16日11:00,再次为张某进行腹腔镜乙状结肠直肠吻合术+乙状结肠造瘘修复术,术后经过7天的康复,张某排便正常,吻合口愈合良好,已于11月26日康复出院。
康复背后的故事
本次因恶作剧而导致的伤害就这样以2次入院手术的代价最终画上句号,好在有惊无险,但后据了解张某在康复的过程中该病区的医护人员更是付出了太多的艰辛,尤其是护理人员,因为从张某家属和医务人员那里我们得知:张某有轻度智力低下,单身,母亲已不在,父亲也已年迈,(医院看护时曾因胆管炎多次出现头晕症状,不仅不能护理术后的儿子,反而还需要护理人员格外照顾,眼看无法帮忙,也便回了家中,剩下张某一人)。术后张某因全身导管较多,他的翻身、饮食、叩背全部由护理人员承担,尤其是术后的第一天,全是护理人员亲自处理张某造瘘口的排便,但是没有一位医护人员嫌脏怕累,都像家人一样照顾着他,也正因如此,张某术后才得以如此快的康复。
(岳华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