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肠梗阻?肠梗阻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按病因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按肠壁血运有无障碍分为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按梗阻部位分为高位小肠梗阻、低位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
临床以腹痛,呕吐,腹胀,肛门排气,排便停止为主要特征。
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一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保持减压通畅,以减轻腹痛、腹胀。
二饮食
肠梗阻患者应禁食,待梗阻缓解后12小时方可进少量流质饮食,忌甜品和牛奶,以免引起肠胀气。
三解痉止痛
单纯性肠梗阻可应用阿托品类药物缓解疼痛,禁用吗啡类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而延误诊断。
四液体疗法的护理
保证输液通畅,记录24小时出、入液体量,观察水、电解质失衡纠正情况的。
五防治感染和中毒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以减少毒素吸收减轻中毒症状。
六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绞窄性肠梗阻的体征,如发现下列情况时应考虑到有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及早采取手术治疗。A,腹痛:发作急剧,为持续性腹痛或在阵发性加重之间仍有持续性腹痛。
B,呕吐:剧烈而频繁。
C,腹胀:不对称,腹部有局限性隆起。
D,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体温上升,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
E,腹部x线检查:见到孤立、固定的肠袢,且不受体位、时间的影响。
F,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症状无明显改善的。
二手术治疗的护理
术后护理:
一、卧位:回病房后根据麻醉给予适当的卧位,麻醉清醒后,血压、脉搏平稳,给予半卧位。
二、饮食:禁食、胃肠减压,待肛门排气拔出胃管后当日一到两小时饮20到30ml的水,第2日喝米汤,第3日流食,一周后改半流食,两周后改软饭,忌生冷、油炸及刺激性食物。
三、活动:鼓励病人早期活动,以利于肠功能恢复,防止肠粘连。
四、防治感染: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五、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伤口敷料及引流情况。
三健康教育
一、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进食后不做剧烈运动。
二、保持大便通畅,老年及肠功能不全者有便秘现象,应及时给予缓泻剂,必要时灌肠促进排便。
三、避免腹部受凉和饭后剧烈活动,若有腹痛,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等不适,应及时就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