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满载而归,明年相约再聚ldqu

程少为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8231855.html

今年满载而归,明年相约再聚--“第三届CSCCP会议暨第十四届全国子宫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热点研讨会”胜利闭幕!

5月21日,“第三年届CSCCP会议暨第十四届全国子宫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热点研讨会”第三日精彩继续,主要介绍宫颈癌治疗的相关问题,学员们热情丝毫不减,会场座无虚席。

宫颈癌治疗专题

曹泽毅教授:中晚期复发宫颈癌未控、复发宫颈癌患者的治疗问题

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很高,死亡最主要原因为确诊时已为晚期。宫颈癌治疗目前除手术治疗外,还有化疗和放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年龄是重要因素,年轻患者可以考虑新辅助化疗后手术,中老年患者可同步放化疗。做到减少未控和复发需要分期精准,重视病理中的高危因素。手术治疗规范是关键,手术不规范,切除不够是未控、复发的主要原因。未控和复发率占全部治疗的30%,95%发生在治疗后2年内,治疗后的严密随访对于早期发现复发具有重要作用,随访内容为妇科检查三合诊、TCT、HPV及影像学检查。60%宫颈癌复发主要发生阴道残端的复发或盆腔局限的中心复发,随着放疗效果提高后盆腔复发降低,而远处复发率升高。对于未控及复发的治疗需要遵循个体化治疗,依据未控及复发的程度和上次治疗的种类和强度,患者体质、心理等个体情况选择治疗方式。对于盆腔中心性复发可以采用盆腔廓清术,5年存活率达50%。盆腔廓清术后膀胱重建中放疗后绝不要用回肠代膀胱,可采用输尿管腹壁右侧造瘘或者采用结肠代膀胱,若病灶紧靠盆壁和盆底可以切除闭孔肌和部分肛提肌,绝大部分膀胱不能试图保留,直肠可以酌情保留,放疗后复发不要行肠吻合和肠修补,带血管的大网膜做盆地铺垫优于人工补片。期待宫颈癌规范化治疗以减少治疗后复发和未控,按时随访可早期发现未控和复发,及时推荐到有经验的中心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林仲秋教授:NCCN宫颈癌指南解读

林教授讲解了年版指南主要更新:1.新增“影像学检查原则”;2“考虑前哨淋巴结(SLN)显影”从2B改为2A;3.RT(放疗)被定义为“EBRT”(外照射);4.IA1LVSI(-)不保留生育功能者,锥切术后如切缘阳性,首选再次锥切评估浸润深度,再决定下一步治疗范围;5.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同时存在远处转移者,建议行全身化疗±个体化外照射;6.复发病例在治疗前需经病理证实。影像学检查的原则为:除非有禁忌症,指南中提及的MRI及CT均为增强检查,胸部CT不要求增强,重视MRI评估局部病灶和PETCT了解全身情况。宫颈浸润癌的治疗均根据FIGO临床分期选择治疗方法:IA1-IB1鳞癌,需保留生育功能者可选择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不推荐小细胞和腺癌;不需保留生育功能的各期患者采用根治性手术或放疗+化疗。

王泽华教授: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相关问题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为主要转移途径,盆腔淋巴结回流呈网状,有规律,有时也会跳跃回流,早期宫颈癌(IB-IIA)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15.8%与临床分期和细胞分化相关。盆腔淋巴结清扫范围包括5个区域,8组淋巴结。淋巴结清扫范围根据Cibula盆腔淋巴结切除分类年分为3类,国内学者提出淋巴结清扫范围应该包括髂总区,髂外区,腹股沟区,髂内区和闭孔区。切除淋巴结越多早期宫颈癌患者尤其是淋巴结转移阴性者预后越好,也可以更好地发现有无淋巴结转移,甚至是微转移。腹腔镜手术要遵循以解剖淋巴结和血管神经为中心;盆腔淋巴结清扫髂总区淋巴结要清扫彻底,髂外血管骨化,腹股沟区淋巴结要清除旋髂深静脉尾侧的腹股沟淋巴结组织腹壁深筋膜;血管损伤可以电凝,必要时需缝合止血;神经损伤后需要缝合;淋巴漏的问题要重视超声刀的闭合作用,不腹膜化,术后引流时间足够长。淋巴结分组送检具有重要术后指导治疗和随访意义。

吴小华教授:重视宫颈癌个体化手术治疗问题

宫颈癌治疗手术、放疗为首选的根治性治疗,当放疗时应该同步放化疗,尽量避免三重治疗。治疗遵循个体化原则,有生育要求就按保留生育功能处理,否则采用根治性治疗。吴教授详细讲解了NCCN的指南,其对不同地区有适合当地的不同指南。如何确定手术范围也应遵循个体化,早期宫颈癌主骶韧带切除1-2cm,膀胱宫颈韧带的足够切除是关键,同时行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术。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中有重要价值,但总体并不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到目前为止宫颈癌诊治指南均未推荐新辅助化疗。年NCCN治疗指南提出IB1期宫颈癌肿瘤直径小于等于4cm均可以对于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肿瘤直径小于2cm者可行经阴道手术,2-4cm建议开腹、腹腔镜或机器人手术治疗,对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要根据指征酌情选择。宫颈癌的手术治疗需要在遵循NCCN治疗指南的前提下遵循个体化原则。

专题研讨会

向阳教授:宫颈病变治疗的规范化与治疗新技术解析

宫颈疾病治疗原则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有效去除患者病痛的基础上,保留患者器官功能,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从HPV感染到发展到宫颈癌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使得我们可以有很好的机会及早筛查出宫颈癌前病变,从而阻断宫颈癌的发生。宫颈病变依据新的指南分为LSIL和HSIL,57%CIN1,43%CIN2,32%CIN3可以自然转归,主要受病变程度、HPV分型、年龄、观察时间及患者免疫力等因素影响。宫颈疾病诊治原则遵循避免宫颈损伤,降低血管开放,治疗有规范化、个体化、人性化和微创化四个趋势,治疗需要依据活检。对于病变小级别低和颈管阴性者可以采用物理治疗;CIN手术治疗可分LEEP和CKC两种,LEEP目前存在热损伤、、术后脱痂止血、改变宫颈结构和产生手术烟雾等问题。在这些背景下锐扶刀应需而生,它是全球首创的宫颈冷刀自动锥切活检,采用射频凝固止血的宫颈自动环切技术,很好地避免了切缘的热损伤和术后脱痂出血等问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宫颈癌治疗专题-2

刘继红教授: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个体化

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患者预后,研究表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可以改善IB2-IIA期的患者预后,也有研究表明仅对IB2期宫颈癌有较大的临床价值。沈铿教授研究表明:局部晚期宫颈腺癌同步放化疗+手术组患者的生存明显好于单纯同步放化疗组,同步放化疗后手术切除标本中47%发现有癌残留。因此手术及巩固化疗对于局部晚期宫颈腺癌具有重要意义。另有关于新辅助化疗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对于IB期巨快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并不能带来生存的改善,原因可能是NACT组化疗有效性仅为过低,仅为25%。另有关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研究初步发现采用新辅助化疗+锥切+盆腔淋巴结切除的治疗方式得到较好的疗效。刘教授最后的结论为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初始治疗以放疗为主,同期化疗十分重要。宫颈腺癌宜更积极地手术治疗,对放疗不敏感者应考虑手术,手术方式遵循个体化原则。

王建六教授:宫颈癌前哨淋巴结的相关问题

盆腔淋巴结是宫颈癌重要转移部位并直接影响预后,I期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0-16%,Ⅱ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率24.5%-31%,70%以上的淋巴结没有癌转移。这就存在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我们切除了全部正常的淋巴结;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我们切除了90%以上的正常淋巴结。我们能否不系统切除淋巴结呢?因此,前哨淋巴结的研究非常有必要,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子宫恶性肿瘤前哨淋巴结示踪方法有亚甲蓝,纳米碳和ICG(吲哚氰绿),显影时间30min左右。王建六教授目前正在进行关于前哨淋巴结在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的应用,结果发现:纳米炭联合ICG示踪子宫恶性肿瘤SLN检出率高于单一示踪剂;宫颈癌与子宫内膜癌在SLN检出率及分布相似;双侧检出SLN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最高。

周琦教授:宫颈癌分子分型与靶向治疗

宫颈癌晚期/复发/转移宫颈癌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仍然较多,是宫颈癌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宫颈癌手术及同步放化疗日趋成熟,但对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尚无满意的治疗手段,靶向治疗可能为宫颈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成为提高疗效的主要手段。最近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基因突变图谱与其他部位恶性肿瘤没有特殊性,分子靶向治疗在宫颈癌中的应用药物只有伊马替尼、厄洛替尼及舒尼替尼等,目前应用仍较少。年NCCN指南新增顺铂/紫杉醇/贝伐单抗、拓扑替康/紫杉醇/贝伐单抗为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的一线联合化疗方案,但是面临费用增加的窘境。周琦教授结合国外的临床试验研究和具体药物介绍了抗EGFR抗体,抗EGFR抗体,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COX-2等分子靶向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上和药物毒副作用的探索。目前对宫颈癌有确切疗效的靶向治疗药物还很有限,随着针对宫颈癌分子靶点的研究深入,新的靶向治疗药物不断涌现,将会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李小平研究员:妊娠合并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相关问题

妊娠期宫颈癌为妊娠期、产时和产后6个月内发现的宫颈癌,NCCN指南提示宫颈癌合并妊娠是妊娠最常见肿瘤,发病年龄:平均31-36.5岁。检查方法也基于细胞学-阴道镜-组织学的方法,活检推荐有经验的阴道镜医师完成。宫颈锥切术对可疑宫颈癌推荐使用,建议妊娠中期进行。影响学评估推荐核磁共振检查评估肿瘤大小,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妊娠合并宫颈癌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宫颈癌病理类型,肿瘤分期,妊娠情况及患者和家属的意愿,但是目前国内均缺乏妊娠合并妇科恶性肿瘤诊治指南。保留生育能力的根治性宫颈切除术适应于肿瘤直径2cm者,同时行淋巴结切除术。化疗目前缺少循证医学证据,但对于保留胎儿患者,可采取新辅助化疗,建议孕14周后进行,34周后结束妊娠,方案以铂类+泰素为主,剂量选择参照非孕期。放疗对保留胎儿者,绝对禁忌。总之对妊娠期宫颈癌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与支持。

CSCCP主委魏丽惠教授闭幕式致辞

CSCCP自年成立以来已为第三届,本次会议注册人数达人,流动人次人,共有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报道,会议直播点击量达6.8万人次。本次大会共聘请海外及港、澳、台专家共20余名,会议内容涉及到国内外宫颈癌发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及随访等一系列问题,从中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的宫颈癌诊治策略,会议内容丰富多彩,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在会前我们邀请了ASCCP的专家进行了高级阴道镜培训学习,旨在使我们的阴道镜检查更规范,阴道镜检出高级别病变的敏感性有所提高,同时还召开了细胞和病理临床病例讨论会。本次会议我们还跟华大基因一起共同探讨加大宫颈癌筛查自取样的研究,提高宫颈癌自取样筛查的覆盖率。魏教授感谢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精彩演讲,全国各地学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所有公司给予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感谢了国际朋友给予的多方建议以及会务组全体的努力。让我们为中国宫颈癌防治工作的发展,为提高妇女健康共同努力,明年深圳再相聚!

“第三届CSCCP会议暨第十四届全国子圆满落幕宫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热点研讨会”圆满落幕.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年的盛会!

精彩花絮

CSCCP通讯报道组李明霞报道赵昀审校李明珠组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fena.com/jclss/14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