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康徐友标院长率普外科团队成功救治复杂胰腺癌
胰腺癌被称作是“癌王”,是一种让医生很头大的恶性肿瘤,因为它的浸润性强,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困难、治愈率低等特点。这位主人公是87岁高龄的曹老太太,近日被查出患有胰腺癌,她有“高血压、脑梗塞”基础病,刚刚做完介入手术,加之胰腺肿瘤侵犯了周围包括胃、结肠等脏器,整个腹腔有严重的粘连。医院徐友标院长就大胆为老人行“胰腺肿瘤切除+胰体尾切除、脾切除、部分胃切除、降结肠造瘘术”,这挨“一刀”的风险则大大增加,可喜的是手术成功、老人恢复良好!
戳“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患者曹老太太,现年85岁,有“高血压、脑梗塞”病史,曾做过“右侧髌骨骨折内固定手术”。半年前,曾出现“上腹疼痛伴食欲不振”等症状。3天前,感到上腹部疼痛加重,呈持续性胀痛,进食后加重,医院行腹部MRI检查示:1.两肺下叶炎性病变;2.主、肺动脉增宽,冠脉及主动脉钙化;3.脾胃间隙占位,建议进一步检查。曹老太太慕名前往医院就诊,以“腹腔占位性质待查”收入院,根据曹老太的检查报告和病情,初步诊断为“腹腔占位性质待查,胰腺MT”,血管外科给予“经皮穿刺腹腔肿瘤动脉超选择灌注化疗栓塞术”,以及护肝、护胃、营养补液等针对性治疗。
为了进一步有效治疗,介入血管外科邀请普外科的徐友标院长进行会诊,徐院长仔细查看患者病情,建议转入普外科行手术治疗,若延误治疗后期并发症将接踵而至。8月13日转入外二科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制定手术方案,徐院长说:“充分的术前影像学评估十分重要,但是在手术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再临危做出取舍,所以每一个操作环节都需要有预案;医者行医,必须凭着一股责任与勇气,但同时容不得有半点马虎和懈怠。”因患者年纪大、有“高血压、脑梗塞”病史,现多日已无法进食,徐院长再三叮嘱管床医生时刻监测生命体征,给予营养支持一周,待各项指标稳定后再行手术。患者家属再三要求提前做手术,与家属沟通后于8月14日,徐友标院长率外二科王跃主任、尹晓连医生、程硕医生为老人实施手术。
术前“剖腹探查术”中见胰腺体尾部旁区巨大囊实性占位,约20X20cm大小,内见液化坏死区,并可见明显增粗供血血管,考虑来源于胰腺的MT或交界性肿瘤可能性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待排,另病变后方局部包裹性囊性病变。胃腔受压前移且与肿块分界不清,邻近肠曲移位;另病变后方局部包裹性囊性病变。这样高难度的手术,首当其冲困扰医生的的就是腹腔中的粘连,“曹老太的肿瘤压迫脏器,故决定将受到影响的胃、脾、结肠都切除,但如何理清血管走向才是最难的。”再者,胰腺肿瘤切除需要细致,不能放过任何一点残留的肿瘤细胞,也不能损伤任何一根重要血管。于是,便予以分离肿块于周围组织黏连,后行“胰腺肿瘤切除+胰体尾切除、脾切除、部分胃切除、降结肠造瘘术”。
在外二团队的通力合作下,在麻醉科、手术室的大力支持下,手术历时4个多小时终于圆满完成。当徐院长亲自拿着病理标本,告诉家属手术十分成功时,曹老太家人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嘴里不停地说着“感谢”。术后转入ICU观察体征,平稳后转入外二科。
术后针对患者情况,徐院长指出给予积极术后治疗方案,患者手术创伤较大,且术前已存在严重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术后积极输血补液,术后抗感染治疗,动态监测感染指标,注意腹腔引流情况,加强引流管护理。给予输液泵静脉辅助全胃肠外营养支持,计算热氮比,保证能量供应,可适当输注人血白蛋白改善低蛋白血症,促进切口及吻合口愈合。患者腹腔肿瘤占位,一般情况较差,加用脾多肽增强机体抵抗力,抗肿瘤改善恶病质。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维持内环境稳定,加强各项基础护理工作。患者恢复良好,正常进食,现已出院。
医院普外科在徐友标院长的率领下,始终坚持“精准外科”的理念,以“精心、仁心、爱心”为患者提供“伤害最小、获益最大”的诊疗服务。徐院长不仅将精湛、先进的医术传授给年轻医生,也把规范的诊疗环节和管理流程潜移默化地融入普外科的管理之中,“心中的使命”烙印每一位年轻医生的心中!
外二科团队简介徐友标副院长分管普外科
路明外二科主任
外二科李国安主任、王跃主任以及科室医生
普外科简介
长
按
关
注
医院医院动态全掌握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