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肚内长出20厘米肿块,一妇婴专家团队

为全力保障患者就医,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在疫情期间全力护航患者生命健康。

一妇婴院长王育教授领衔的妇科肿瘤科联合多学科团队,最近一个月来连续为数名肿瘤患者开展了高难度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均良好。

市民晓芸(化名)39岁,半年前她突发腹痛不能缓解,将医院,医生诊断为卵巢囊肿破裂,立刻安排了手术。术后的病理诊断为卵巢去分化子宫内膜样癌。这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妇科肿瘤。爱女心切,晓芸的家人对她本人隐瞒了病情,再次全面分期手术之后,没有让她继续化疗。

今年3月份,晓芸发觉自己的肚子开始变大,并伴有右下肢疼痛。她没有把身体的这些异常“信号”放在心上,打算等疫情结束后再去就医。

5月19日,晓芸再次突发腹痛,这次将她转运到了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经妇科B超和腹部CT,急诊医生意识到晓芸病情的严重性,完善核酸检测后,将她收入病房,由擅长卵巢肿瘤诊治的王育院长组进行接诊。

PET-CT、MR增强和CT增强等各种影像学评估发现,晓芸的盆腹腔有一个长达20厘米的肿块沿血管生长,上界达肾水平,下界达盆底,将腹盆腔所有的大血管都“包”在里面了,另外还包绕了右输尿管,并侵犯右侧腰大肌。

晓芸的病情严重,该如何处置呢?科室展开了激烈讨论:手术?术中极有可能发生致命大出血,一旦损伤大血管,将发生严重后果。化疗?肿瘤负荷太大,病理类型罕见,假如肿瘤对化疗不敏感,患者将错失最佳的手术时机。此时,入院后的晓芸虽然接受了相关治疗,但是腹痛症状并未缓解,由于肿块压迫右腿血管和神经,还导致其行走困难。

经过仔细读片,王育与放射科、外科、病理科、手术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MDT联合讨论后,和晓芸本人认真沟通了病情。这次,晓芸坚定地说:“王院长,我完全相信您的决定,我完全放心把生命交给您和团队。”

5月27日,在手术麻醉科、血库、重症医学科的保驾护航下,手术正式开始。王育主刀,主治医师汪超及医师杨倩兰作为助手,联合外科,手术共持续7个多小时。

打开腹腔后,虽然情况与术前影像学评估完全一致,但是依然令在场所有人惊讶:肿瘤粘连并侵犯了部分回肠、升结肠并将左侧乙状结肠包裹其中;同时又穿过盆腔后腹膜,包绕髂内外动脉后沿血管向上生长,上界达右肾静脉水平,下界达骶前处,外界达腰大肌外侧,内界达腹主动脉背侧。将髂外、髂内动静脉,髂总动静脉、右输尿管、腹主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下腔静脉包绕其中。

腹盆腔大血管是人体内的生命通道,如果不慎损伤,可能导致大出血,造成严重后果;或是影响右下肢功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王育熟练地分离肿块与肠管的间隙,将肿块自肠管剥离;随后探查明确了肿块的外界,将肿块固定在盆、腹腔部分边缘的侧腹膜打开,仔细分离肿块与后腹膜组织的间隙,通过四周包围中心的方法,将肿瘤从腹膜后慢慢分离出边界。

最危险也是最难的时刻到了。王育将肿块沿血管走行分为五个区块,“步步为营”,“提、分、切、夹、扎”,一边仔细探查血管走行,一边将肿瘤一小块一小块地切下来。在她精细的操作下,盆腔动静脉的管壁逐渐暴露清楚,肿块也从动脉管鞘及血管壁完整剥离。

在最紧张的时刻,每个人都下意识地屏住呼吸。手术室安静得只能听见心电监护血氧仪的监测音,当最后一块肿瘤被顺利拿下,大家都长呼一口气。至此,所有肉眼可见肿瘤均被切尽,手术达到R0(无肿瘤残留)。

王育介绍,卵巢癌再次肿瘤减灭术非常考验术者的经验和水平,不仅要求术者对腹盆腔血管、脏器解剖了然于胸,还要求术者胆大心细,这样才能将肿块完整切尽,同时尽量减少患者的创伤。如果卵巢癌复发患者不能完成R0(无肿瘤残留),其生存期将大为缩短。

目前,晓芸处于术后恢复中,后续还会进行化疗等辅助治疗。

作者:李晨琰高艳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yfena.com/jclhl/180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