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高速禁止上站
截至年7月21日7:50
1.因降雨,全省高速公路禁止货车车辆上站。
2.因降雨,禁止七座(含七座)以上客车上站的路段有:
盐洛高速:苌庄站—许昌西站
大广高速:平舆杨埠站—岳城站
二广高速:济源北站(往南方向)
许广高速:春水站-泌阳东站
商南高速:杨庄站-小岳寺站
济洛高速:小浪底北站。
菏宝高速:济源南站
新阳高速:全线
沪陕高速:泌阳站
淮内高速:明港北站—正阳南站
3.因降雨,禁止所有车辆上站的路段有:
京港澳高速:全线
盐洛高速:君召站-宣化站、许昌南站-鄢陵南站
商登高速:古城县衙站-杞县南站;
安罗高速:官渡站-鄢陵彭店站
郑民高速:郑庵站-杞县南站;
菏宝高速:长垣北站-柏香站,邵原站—王屋山站
大广高速:南乐站—通许东站
郑云高速:广武站
许广高速:襄城站-舞钢南站;
郑少高速:全线;
郑州绕城高速:全线
连霍高速:全线
郑焦晋高速:全线
焦桐高速:焦作西南站-汝州东站;
机场高速:全线
台辉高速:全线
德上高速:范县东站
南林高速:南乐南站—南乐东站
兰南高速:二郎庙站—旧县站
郑栾高速:全线
日兰高速:全线
宁洛高速:宝丰站—温泉站
二广高速:寄料站—下汤西站
商南高速:杨庄站-尹集站
安阳西北绕城:全线
宁洛高速:舞阳站—纸店站
4.因山体滑坡,禁止上站的路段:
洛栾高速:洛龙站、伊川西站、嵩县产业聚集区站
5.山西隧道积水,济阳高速禁止车辆出省进省。
6.因事故,菏宝高速济源东站关闭,请提前绕行,省内其他高速公路正常通行。6月15日-9月30日京港澳高速新乡服务区施工封闭,过往车辆请提前选择就近的原阳服务区或鹤壁服务区临时停靠。
下面小编带大家了解下这次的郑州暴雨
近日以来,郑州市域内持续暴雨、大暴雨天气,多条河流水位持续上涨并出现险情,多个水库超汛限水位,城市和多个乡镇浸泡在洪涝之中,多处基础设施被毁、农田被淹、房屋倒塌,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目前,已转移避险约10万人,其中1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2天,河南中部仍然会有强降雨。先来看几张照片了解一下
郑州城市内涝,马路变河道。
郑州雨量世界罕见
17日以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中西部、西北部地区出现成片大暴雨,部分地区特大暴雨。其中中部和西北部出现大到暴雨,郑州、焦作、新乡、洛阳、许昌、平顶山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郑州中西部局地特大暴雨。据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消息,截至20日连续3日监测显示(20日资料截至11时),河南省5个国家级气象站突破建站以来连续3日降水量历史极值,嵩山(.2毫米)、巩义(.9毫米)、新密(.8毫米)、偃师(.4毫米)、登封(.3毫米)。据中央气象台消息,20日16时至17时,郑州一小时内降雨量达到.9毫米。
中国气象上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毫米为“大暴雨”,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
而细分至一小时,16毫米降水量就是暴雨,20毫米以上称短时强降水。
毫米想想是什么概念?就是一小时之内,整片大地都降下了20厘米的水。根据常年平均数据,北京全年降雨量多毫米,郑州7月整个月平均降雨量才.2毫米。20日,郑州1小时下了超过当地常年1个月的雨,也下了北京常年近半年的雨。
然而地面积水还不会是平整均匀的,水往低处流,汇合到地势稍低的地方,立刻形成齐腰深的水!放在任何地方都是罕见的大灾。
此前全国大陆国家级气象站的1小时降水量记录,是2年7月2日广东茂名的.3mm。
而整个中国1小时历史记录,是台湾澎湖的.8mm,这都强台风才能带来的降雨。
放眼世界,这也是全球大中城市,小时雨强的最大纪录。
郑州“七普”常住人口万,其中市辖区人口.5万人,在全球来说都是特大城市。
而截至7月6日,郑州市的机动车登记保有量为万辆。在这次强暴雨中不少车辆损失惨重。
对于一个大城市而言,这是一个完全、大幅度的破纪录事件。
在这样罕见极端的降雨下,郑州不再是“看海模式”的调侃,而是构成了真正的灾难;
暴雨持续涌入各个地铁站,乘客通过隧道的应急通道逃生自救;地面交通全面停运,当晚郑州几百万上班族的回家都已经成问题。
这次河南的降雨为何如此极端?
那么,这次强降雨又是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
去年解析长江洪水的时候,大家知道,中国的雨带也多呈西南——东北的倾斜走向。
这是西南季风的暖湿气流,在副热带高压北边流过,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于是冷暖相汇,形成了降雨带。
从海洋进入中国上空的水汽,无论哪个季节都以来自印度洋方向、特别是孟加拉湾为主,一小部分来自南海。
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能自东向西携带太平洋水汽突入中国的,就只有副热带高压南边活动的台风了。
但这一次河南暴雨,情况很不一样。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少有的成为主角。
这就是今年“拉尼娜”尾声带来的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北,而且是异乎寻常地偏北。
副热带高压以往一般只到黄河流域,这次直接跳上了东北、日本海,让东北一度出现了罕见的高温。
这就在副热带高压南侧,让出了水汽通道。
大尺度环流背景对强降雨的产生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得有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
更不巧合的是,在东海、南海方向,分别有第6号台风“烟花”、第7号台风“查帕卡”。
来自热带西太平洋的东南季风,被位于琉球群岛东南一带的第6号台风“烟花”助推,长驱直入0公里,深入中原大地;
传统的来自北印度洋、孟加拉湾的西南季风,被广东西部近海的第7号台风“查帕卡”助推,长驱直入0公里,向北来到中原大地。
可以说,正是因为最近数日这两个台风的发展,大幅加强了水汽输送,导致了降雨的显著增强。
水汽进入河南,在遇到太行山和伏牛山后,水汽在山地迎风坡剧烈抬升,导致极端强降雨。
最后,就是形成了低压涡旋这个夏季常见的暴雨天气系统,强降雨的动力条件也很足。
更不凑巧的是,这两天,台风“烟花”移动缓慢,导致大气环流稳定,水汽源源不断地涌入河南。
在台风“烟花”与副高之间,气流形势能够长时间维持东南-西北走向,把太平洋的丰沛水汽浩浩荡荡地送进大陆。
副热带高压的极端北抬,两个台风的涡轮助推,印度洋、太平洋的水汽合流,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和特殊的天气形势;
叠加低涡和山地迎风坡的剧烈抬升,环环相扣的配合导致了历史级气象事件的降临。就这么产生了极端强降雨!
周三21日过后,随着台风“烟花”逐渐靠近大陆,水汽输送被台风逐渐截留,河南河北的强降雨才会减弱,完全结束可能得等到23日。
这次强降雨,持续时间长。从17日开始,一直延续到23日,整整一周时间。
早有预报,但略有偏差
在如此令人感觉突然、狂暴的极端暴雨面前,不少人开始质问,天气预报呢?
实际上,早在上周六(17日)的晚上,我们就注意到了这场即将发生在河南北部的超强降雨。
这是17日下午,郑州以北,太行山南麓的焦作市的警告。
这显然就是根据河南当地的天气预报作出的严格应急预案启动,毕竟焦作就位于太行山脚下,是地形降雨的首选位置。
当时,还有一些人怀疑毫米降雨的真实性。
现在证明了,毫米降雨是真的,只是时间、位置略有偏差。
南移公里,时间晚了1天,暴雨中心来到了大平原上的省会郑州。
当然,当时郑州也发了预报,只是被认为是暴雨次中心,强度没有焦作那么大。
中小尺度的局地误差,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以后需要记住,一个地区防范暴雨,其他相邻地区也应做好准备。
在天气预报中,暴雨预报被公认为世界性难题,即使是发达国家,24小时的暴雨预报准确率也仅达22%左右。
以目前的预报能力,往往只能提前预报局地强天气可能出现的范围,还不能提前预知其发生的准确位置。
天气、气象、大气是一门高度混沌的体系,微小的变化就能带动整个系统的巨大的不确定性。
这才有了“蝴蝶效应”一词: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至于说人工影响天气,仅能在很小的局地范围,诱导提前降雨,提前释放一些能量而已。
像7月12日北京的一场大雨,在北京市域范围内,降水总量就接近19亿吨,亿吨,不是万吨。
这根本不是人力能够驱动的。
一次台风的能量,至少相当于0万颗氢弹。大范围尺度天气系统,标尺单位动辄公里。
如果人类能够主动操控天气,那说明人类已经是一级行星文明了——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主宰这颗行星,利用这个行星能源的总和。
是星球上的绝对主宰者,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天气、河流、土地、其它生物、海洋甚至地壳内物质的变化、兴衰。
面对如此自然灾害,作为信阳人的我们能做什么
不信谣不传谣
如有亲友在郑州,且联系不上的,先不要着急,因为也许是手机没电或者没信号
另外关键时候还有我们的子弟兵、我们要相信党、相信政府
郑州大暴雨子弟兵已出动
中部战区已向郑州派出前方指挥部,指挥战区驻豫部队、武警部队官兵和民兵力量余人、装备80余台,在10个地域同步投入抢险救灾!
驻豫火箭军某部近人携带皮划艇、救生衣、锹、镐等必要救生器材完成集结,奔赴郑州抢险救灾。据了解,后续大型救灾设备根据要求,做好救灾准备随时出动。
人民日报新媒体为河南暴雨受灾群众提供信息救助通道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
因洪灾有紧急救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