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课题
黑龙江中医药中青年科技攻关项目
人们常说:人心最难懂,心病最难治!心脏那样的小巧玲珑,却分分钟都不曾停歇地工作。平日对心脏的不加保护,不懂如何呵护她,心脏就可能出现疾病,譬如心律失常,当心律失常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该怎么办?
祖研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郭文勤教授就应用下痰定悸法(直肠给药)治疗心律失常,并做了大量的临床实验,确定了下痰定悸法(直肠给药)的安全有效,近年来郭茂松主任在继承郭文勤教授研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对下痰定悸法(直肠给药)做了深入研究,其主要优势是,直肠给药避免首关消除增加药物利用度,为口服中药汤剂不便患者提供了新治法等。
郭文勤教授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根据心律失常的临床证候特点,当属于中医“心悸”“惊悸”“怔忡”等病证范畴。
关于心律失常的致病因素多端,其病机有本虚标实之分,标实为痰火、气滞、血瘀等,本虚为气血阴阳的亏虚。我们的新治法是在综观有关文献论述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通过我们大量临床观察认为:心律失常中医辩证以痰浊中阻,痰热互结证较多见,痰浊内阻为其发病中间环节,痰热互结是病机关键,往往导致心失所养而致心脉不整,出现心中惊悸不安。痰浊,痰热为患,可导致人体气血津液紊乱,脏腑功能失调,进而气机阻滞,痹塞脉道,并相互影响,难解致病情缠绵,经久不愈。古语云:“百病皆有痰作祟”,“怪病多瘀”,恰好与本病的发生机制相符。同时受到经典古方礞石滚痰丸的启发,巧妙构思,创立了以下痰定悸法为主的治疗心律失常的基本原则。并且经多年临床应用,下痰定悸法治疗心律失常效果肯定。本治法通过大量动物实验,临床实验,证明了通过下痰定悸法有效性和可靠性。
直肠给药运用传统医学的导药法与现代医学的灌肠法相结合的方法,将药物推入直肠内,经肠壁周围丰富的血管进入体循环,适用于不同用药人群。
直肠给药优势
药物不受或少受胃肠道pH值或酶的破坏。
避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性。
中下直肠静脉吸收可避免肝脏首过作用。
适宜于不能或不愿口服给药的患者。
出诊时间:
周一、三、四全天周日上午(门诊室)
周二、五(A区4楼心二科主任办公室)
出诊地点: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33号
手机:
门诊--
主任办公室--
乘车:
地铁1号线铁路局站下车
经过哈铁路局的公交线路有路,路,路环线,路环线,路,路,11路,31路,33路,44路,46路,55路,63路,64路,81路,82路,86路,94路,98路,夜3路公交线路。
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