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病例,让你的SCI从零到NEJM

作者:薛定谔的猫编辑:小怡本文为小狗科研平台原创,转载请在留言在日常沉迷于临床大数据、医学统计的论文时,从未有所突破;却在不经意时猛然想起:临床病例报道(casereport)也可以用来发表论文!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篇非常有意义的病例分析,来自于国际顶级期刊NEJM。一名18岁的男性职业运动员因发烧、腹痛医院。患者在入院前20天状态一直正常。在前往美国东南部进行运动训练的旅途中,出现发烧和右下腹疼痛,一天后,又出现轻微的餐后恶心和大便不适。医院急诊科脉搏59次/min,血压/65mmHg,体重72.1kg。电解质、钙、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和脂肪酶的血液水平正常;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口服和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进行的腹部和骨盆的CT检查结果据报道均正常。经过5个小时的观察,患者在没有得到具体诊断的情况下出院了。接下来的两周内,患者腹痛减轻,发烧和腹泻消失,但持续轻度恶心,患者在此期间一直进行降低强度的运动训练。第二次次入院前四天,右下腹痛复发,并伴有右侧腰痛。第二天,腹部和背部疼痛持续存在。因为患者没有大便,他的运动教练建议他使用直肠栓剂。在他使用栓剂后,出现了腹泻,并出现黏液血便情况。当晚发烧39.7℃,再次入院。在急诊科,患者表明右腰部和腹部疼痛,食欲不振。体温38.9°C,脉搏次/min,血压/76mmHg,呼吸频率16次/min,血氧饱和度99%;依旧进行了肝肾功能的检测和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腹腔和盆腔的MRI显示:左半部分的小肠轻度扩张,充满液体,直肠存在气液平面。使用扑热息痛和静脉输液,发烧和心动过速消失。又过了两天,患者腹部和背部疼痛持续存在。早上体温为38.9℃,在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后体温有所下降,血便但成型。病人自述感觉不舒服,脉搏84次/分钟,血压/74mmHg。腹部柔软,肠音正常,右下腹和耻骨上有压痛,无反跳痛或肿块。其实看到这里,大家心里会想:会不会是阑尾炎穿孔?梅克尔憩室?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结肠炎?甚至是结肠癌?看来只有通过结直肠镜进一步确诊了。下午该患者被急诊行结直肠镜检查,结果令所有人大吃一惊:乙状结肠内有大量新鲜血液,在进行灌洗后,距肛缘25厘米的乙状结肠近端发现一根5厘米长的木制牙签,并侵蚀了一端的结肠壁。内镜下拔出牙签后,立即用9个止血夹和10mL肾上腺素止住了搏动性出血。但是在内镜下拔牙签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棘手的情况,牙签刺穿了乙状结肠壁,并伤及了右侧的髂总动脉,所以患者出现了致命的出血现象。患者立马被转入综合手术室,进行开腹修补止血手术。经过一系列的手术操作,该患者顺利脱险,并在10天后出院。经七个月的康复训练后,终于回到赛场上。而这一病例最后也被诊断为:“异物(牙签)造成右侧髂总动脉瘘的乙状结肠穿孔”。这是一篇发表在大名鼎鼎的NEJM上的casereport,整篇病例报告完整记录了患者从入院后的一系列检查、诊断、治疗情况,最出彩的地方就在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致命性并发症,虽然这只是一个单一病例,也给临床诊疗带来了重要的参考意义。原以为一个简单的腹痛,对症处理便可安全出院。没想到却在意外之中,却收获了一枚意义非凡的病例报告。作为临床医生,想发表一篇SCI,不如多多留意身边的特殊病例。暨南大学博士潘京华以自己发表过的论文为案例,围绕如何建立病例报道研究的思维模式、如何收集临床病例报道资料、怎样研究设计、文章如何构思、如何选择期刊五大关键难题。以最简洁的语言讲解,过程细致,干货满满。不少学员通过平日的临床积累和细心挖掘,都成功发表了SCI!原价元的《临床病例报道研究与论文写作系列课程》,限时特惠99元,优惠截止至6月19日24:00。

不到一份全家桶的价格,

就能改变发论文时苦思无果的状态,

14节视频课程,每节课不到8元!

已全部更新完毕,支持永久回看

长按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fena.com/jclhl/124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