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医院江北院区消化内科
排便不尽、肛门坠胀不适
是谁在作祟?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
超声内镜
治疗早期消化道癌
今年58岁的严先生(化名),最近半年大便时总感觉排便不净,肛门坠胀不适,他以为是上了年龄,所谓“十男九痔”,是痔疮在作祟,所以一直没当回事。直到最近这种坠胀感变得越来越严重,已经改变了自己的大便习惯,很是让严先生苦恼。
想到退休后还要带孙子这样严重影响了晚年生活质量,便来到医院江北院区肛肠科就诊并做了检查,医生告诉他,他的痔疮肛门都没有问题,经过初步排查导致这种肿胀感的原因可能是肠子的问题,建议他在院区消化内科做一次胃肠镜检查。
江北院区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杨光旭接诊了严先生,杨主任告诉他肛门之上就是大家通俗说的“大肠”部分,因为离得近肠息肉也会导致这种症状,并为严先生预约了胃肠镜。
经过胃镜检查发现严先生有慢性胃炎伴糜烂、贲门下有一个0.8x0.8大小的息肉隆起,而肠镜下发现他不仅有结肠炎,乙状结肠距离肛门25cm处有一个2x2cm大小的黏膜下隆起,表面可见糜烂灶。这可能就是导致严先生排便不尽的原因,便将他收治入院进行下一步治疗。
严先生听杨主任说自己胃肠里有隆起病灶立马慌了神,害怕自己有癌变的可能,医院江北院区消化内科副主任李卫东主任查房时告诉他,有黏膜下隆起病灶不用担心,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良性的,通过ESD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
为了进一步明确严先生的病灶情况,观察病变的起源层次,院区副主任医师谭学明对他进行了超声肠镜检查,提示该黏膜下隆起病变为一囊实性病变,内部回声不均匀,有分隔,起源于黏膜下层。活检病理报告提示炎症细胞浸润,可行肠粘膜下隆起内镜下治疗,避免腹腔镜手术,得知肠子不用被切开,严先生总算松了口气,院区消化内科团队立即为他制定了诊疗方案。
之后第二天,由江北院区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杨光旭、副主任医师谭学明为严先生进行了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将他的肠粘膜下隆起成功切除。
术后严先生无不适,很快就恢复出院了,困扰他许久的大便不尽问题也解决了。
医疗技术
医院江北院区消化内科副主任李卫东介绍
超声内镜(EUS)是将内镜和超声相结合的消化道检查技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头端,当内镜插入体腔后,在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病变的同时,利用内镜下的超声行实时扫描,可以获得胃肠道的层次结构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内镜和超声的诊断水平。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粘膜下隆起病变的技术,可一次性完全切除病变,免除了开腹手术的痛苦和器官的切除。这是一项较为成熟的微创手术,该治疗主要针对早期消化道癌、癌前病变及粘膜下隆起病变,能及时治疗早癌,避免外科手术带来的创伤,由于该治疗手段不改变正常的解剖结构、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3-5天)、康复快,避免术后生活质量下降,故深受患者的欢迎,连远在安徽、苏州、徐州等地病人也慕名来院区做ESD手术。
消化内科ESD手术专家介绍夏金荣
东南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前任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及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中国协会消化科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前副主任委员,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前副主任委员,《中国内镜杂志》常务编委,《临床荟萃》、《世界华人消化杂志》、《腹部医学》编委。
从事临床工作三十八年,有丰富的临床、内镜诊断及内镜下各种微创治疗的经验,擅长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脂肪肝、肝硬化、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疗;早期食道癌、胃癌、结肠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粘膜下剥离术(ESD)、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内镜下黏膜全层切除术(EFR)、粘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TER)、经口内镜下环形肌切开术(POEM)及圈套结扎内镜黏膜切除术(MBM);食道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或圈套结扎治疗术;内镜下胃造瘘及鼻空肠管置入术;食道、胃肠良、恶性狭窄探条扩张及支架置放术;B超引导下肝囊肿穿刺无水酒精硬化术;上消化道及大肠隆起或凹陷性疾病及肝胆胰疾病超声内镜检查术、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神经节阻滞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腹腔神经节转移或慢性胰腺炎所致的顽固性腹痛(CPN)、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癌病灶内种植I放射性粒子治疗晚期胰腺癌(CPR)、超声内镜引导下食管下段固有肌层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等。先后主持省市科研项目6项,主要参与国家及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并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
李卫东
东南大学附属医院江北院区消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从事临床工作30年,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擅长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性和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部分疾病的内镜下治疗,发表论文十余篇(SCI文章6篇),参与省部级课题1项,主持南京市课题1项,专利2项。主要从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和炎症性肠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特色技术:1、消化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2、消化道出血的内镜下止血治疗。3、消化道早期病变内镜下诊治(EMR,ESD)。4、消化道梗阻性疾病的内镜下扩张及支架置入治疗
谭学明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南京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中国外科内镜医师联盟成员、江苏省门静脉高压联盟成员。
擅长胃肠镜、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的诊断与治疗,专攻消化道早癌及良性肿瘤诊治、ERCP。国内外已发表包括SCI在内论文十余篇,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
杨光旭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从事消化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擅长内镜下的治疗,如内镜下止血、扩张、EMR、ESD等以及超声内镜检查。
审核庄冬云
文字编排杨忠实
通讯员赵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