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菊rdquo部警告疼,

最新全国调查发现,每2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肛肠疾病,而3种肛肠疾病中有一个就是痔疮。正因为常见,很多人“菊部”疼痛,就觉得自己是得了痔疮。

有些肛肠疾病常常被人们当成痔疮,如果不及时采取正确治疗,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易与痔疮混淆的肛肠病

肛瘘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异常管道,外口位于肛周。其多见于男性青壮年,肛周或臀部瘘口经久不愈,或者时愈时溃,不定时地向外溢出脓液、脓血,刺激局部皮肤导致痒痛不适等。

肛裂

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的小溃疡。通常在排便过程中,因粪便干燥,使肛裂创面受到刺激,导致出血和持续较长时间的剧烈疼痛,出血量较少,且患者常伴有便秘的问题。

肛窦炎

该病特点是肛门灼热,有疼痛和下坠感,排便前有少量出血。

溃疡性结肠炎

目前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好发于中青年,表现为大便混有血液或脓性黏液,多伴有腹痛、腹泻,且反复发作。

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泛指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包括有腺瘤、炎症息肉及息肉病等。其特点是便上带血,无其他不适。目前认为结、直肠癌起自息肉,因此息肉作为癌前病变应受到重视。

结直肠癌

该病好发于40~59岁患者,多以便血为突出表现。此外,患者还会伴有腹痛、腹部肿块以及贫血、低热、消瘦、大便长期不成形等症状。

5招解决“菊部”问题

1.注意肛门卫生

肛门的不卫生容易导致肛门的细菌滋生,诱发各种肛肠疾病。便后一定要进行清洗,保持局部的清洁卫生。清洗时用清水清洁即可,不建议采用洗涤液。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吃的量要足够。大肠的蠕动需要一定的粪便量才能诱发,所以不要无故节食,导致肠蠕动减慢形成便秘。

食物中膳食纤维的含量要足够。粪便的主要成分是膳食纤维和肠道内的细菌菌体。我国推荐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应不小于25克。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包括燕麦、小麦、红薯、嫩毛豆、嫩豌豆、笋等。

3.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绝大多数人的肠道都很容易适应一定的排便习惯。我们中有些人太忙了,以至于生活非常无规律,难以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肠道适应了不好的排便习惯,就会造成肠功能紊乱,我们应尽量避免。

①不熬夜、不睡懒觉。肠道也是夜间休息,早晨开始活动,吃、喝、活动也都能刺激肠道运动。肠道自然活动最集中的时间就是每天晨起及第1顿饭后30分钟。这段时间最容易出现自然的便意,睡懒觉会使便意消失。

②吃早餐很重要。早餐要吃东西,喝温水,尽量餐后30分钟时能有5-10分钟不被干扰的休息时间,用于排便。当然,很多家庭早晨很忙,做到这点不容易,所以当你打算重建肠道功能时必须提前计划或早一点儿起床。

4.排便姿势要正确

半蹲坐位。半蹲在便池前,放松双脚,保持双脚和双膝分开约30厘米,身体前倾,将双肘置于大腿上。家中没有蹲坑的可以在座便器前放置一个高约10厘米的小板凳,将脚放置在板凳上。从生理结构上来说,蹲式的排便更符合人体生理,理论上来说排便应该更顺畅。

5.注意药物与肛肠疾病的关系

老年人要谨慎用药,某些高血压的治疗药物等可能对便秘有影响。

来源

人民网-科普中国刘子若吴琼宇/文、生命时报、北京日报莫鹏/文

1

END

1

订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yfena.com/dljcy/147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