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分享复杂造口周围伤口裂开的处理

摘要

背景:造口术是结直肠外科中常见的手术。尽管手术技术有所改进,但与造口术相关的伤口并发症可能延迟愈合,损害生活质量。负压伤口治疗(NPWT)、自溶清创剂和银敷料常用于处理复杂的伤口感染和裂开。案例:我们报道了一位66岁女性的治疗经验,该女性在机器人腹部手术切除后伤口裂开合并造口。她在5年前因直肠癌低位进行手术,这一病史非常重要。治疗开裂的干预措施有NPWT(负压治疗),自溶性清创和银敷料。结论:将这些干预措施联合用于造口周围皮肤裂开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不适感并加速伤口愈合。

关键词:自溶清创术,复杂结直肠手术,负压伤口治疗,造口术,银敷料,造口,伤口裂开,伤口处理。

介绍

造口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适用于多种疾病,如恶性肿瘤、炎症性肠病、憩室炎和外伤。尽管外科技术和造口产品逐步发展,造口或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仍然可能发生。术后30天内发生的并发症为早期造口并发症,包括再牵引、坏死、皮肤粘膜分离和造口旁脓肿。30天后发生的晚期并发症包括造口旁疝、脱垂、回缩和静脉曲张。

造口相关伤口并发症的愈合是具有挑战性的。尽管已描述了几种单独使用负压伤口治疗(NPWT),银敷料和自溶性清创术来处理复杂伤口的管理策略,但有关将这些方式联合用于造口术的复杂伤口的报道很少。该案例研究介绍了NPWT,亲水性伤口敷料(用作自溶性清创)和银敷料的联合使用,如何处理复杂的结肠造口术后伤口开裂。

案例介绍

A.女士是一位66岁的女性,由于先前的低位前切除术导致直肠阴道瘘。她通过机器人手术接受了子宫切除术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她有糖尿病,高血压,深静脉血栓形成,转移性直肠癌和骨盆放疗。肥胖(体重指数≥30kg/m2)和高龄(≥65岁)也可能导致愈合时间延长。病理显示,在吻合线上复发的腺癌伴有阴道瘘管浸润。术后第7天,观察到引流管内有粪便流出和造口边缘观察到急性腹部体征。进行了诊断性腹腔镜检查和结肠造口术修补。不幸的是,由于造口回缩和局部缺血的发展,A女士需要进一步手术。切除结肠的缺血部分并修改结肠造口部位,将其从腹部的左上象限移动到右下象限。手术1周后,患者出院。出院后25天发现伤口裂开,包括结肠造口,皮肤坏死和溃疡。开始用NPWT,银伤口敷料和自溶性清创剂治疗。

下列图片介绍了创面敷料的应用技术,包括造口产品、自溶清创、NPTW装置、使用糊剂和皮肤保护套防止漏气、在创面和皮肤保护膜上使用银敷料等。永久造口部位在1.5个月内完全愈合。

处理过程

(A)出院后25天出现结肠造口处开裂,皮肤坏死和溃疡。

(B)用盐水清洗造口周围。使用自溶性清创粉和伤口敷料覆盖坏死区域。用单侧透明薄膜伤口敷料保护造口后放置NPWT海绵。

(C)将海绵的顶部用薄膜封闭。顺应造口尺寸剪了薄膜开口。将带有海绵的桥接系统放置在距离造口术足够远的位置,NPWT用-60mmHg。

(D)为了阻止空气泄漏并防止粪便污染伤口,将环形糊剂涂在伤口的周围。

(E)使用了环状糊剂和皮肤保护膜后,放置造口袋。每4天进行换药,直到伤口达到相邻正常皮肤的水平。

(F)自溶性清创粉和伤口敷料清除了伤口坏死组织。

(G)从治疗开始到1个月后,伤口达到皮肤水平,NPWT停止。

(H)最后,在2周内将银敷料涂在伤口上两次,并在伤口上方放置皮肤保护物;在1.5个月内实现了伤口闭合。

讨论

造口对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的负面影响,包括社交功能。与造口术相关的伤口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损害了HRQOL。因此,在发生并发症时维持愈合过程至关重要。高龄,营养不良,伴随的肺部疾病,肾功能不全,肥胖,糖尿病,类固醇使用,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等因素使患者容易出现伤口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转移性直肠癌和骨盆放疗使她的治疗复杂化。

负压伤口疗法可连续抽吸碎屑和渗出物,同时覆盖伤口并阻止环境污染。具体地说,NPWT通过对裸露区的充血作用增强伤口愈合,减少细菌定植,防止组织水肿并促进伤口肉芽形成。

坏死组织的清创促进了愈合过程。有几种清创方式,例如自溶,酶促,机械,蛆虫和外科清创。对于急性伤口,身体会完成自溶清创,作为自发性伤口愈合的组成部分。然而,在慢性伤口中,由于坏死组织释放出的内毒素,自溶性清创术受到抑制。自溶清创可用于通过酶裂解和/或水合作用来分解和去除失活的组织。

除了无效的(坏死的)组织外,微生物定植会导致伤口延迟愈合。虽然预期会有一些定植,但慢性伤口很可能暴露在明显的定植环境中,延长伤口炎症阶段,增加感染的风险。有几种抑制细菌定植的方法。它们包括使用抗生素和银。大多数微生物由于其作用机理而不能对银产生抗性。由于这些优点和银伤口护理产品的进步,它们的使用正在增加。

根据伤口区域的深度,造口术部位周围的伤口裂开的愈合期可能长达6个月。结合使用NPWT,自溶性清创剂,银敷料和保护性覆盖物,我们在1.5个月内实现了完全愈合。

文献译自:IsmailAhmetBilgin,etal.ManagementofComplicatedOstomyDehiscence:ACaseStudy.JWoundOstomyContinenceNurs.;47(1):72-7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fena.com/dljcy/144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