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食欲?吃少了?消瘦了?营养不良了?
生病了?手术了?住院了?进监护了?
当医生建议你采用肠内营养治疗时
小朋友,你是否有太多问号?
今天起
比医生更懂营养
比营养师更懂医疗的营养医师
我
单滢
将带着你们来慢慢了解她,慢慢喜欢她......
(DUCK不必,非必要还是希望你们好好吃饭,别遇见她)
啥叫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指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肠内营养的途径有口服和经导管输入两种。其中经导管输入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胃空肠造瘘管。
简单讲,就是要经过你的胃肠道提供营养,别管是你吃进去的还是从管子里打进去的。它对标的是肠外营养,也就是不经过胃肠道提供营养,怎么提供?静脉输注呗。
肠内营养的优势
胃肠道是人体内十分重要的器官,它不仅负责消化吸收,还负责免疫功能的维护。
经胃肠道给予的营养素直接被吸收利用,较之肠外营养,更符合人体生理,且操作便捷,费用低廉,并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
所以能肠内不肠外是我们营养医师经常挂在嘴边的。
当出现以下问题,胃肠道有功能且安全时,建议使用肠内营养:
1、高代谢状态
比如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严重感染、多发性骨折等所致机体高代谢、负氮平衡者。
2、慢性消耗性疾病
比如实体/血液恶性肿瘤、肿瘤放化疗、慢性肾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等。
3、器官功能不全
如肝、肾、肺功能不全或多脏器功能衰竭者。
4、术前准备,纠正预防手术前后的营养不良
术前准备常用于肠道手术需低纤维膳食时满足既要低渣又要充足营养(普通膳食无法做到)。术前营养不良,术后营养丢失。
5、消化系统疾病
如消化道瘘(低流量瘘或瘘后期,如食管瘘、胃瘘、肠瘘、胆瘘、胰瘘等。对低位小肠瘘、结肠瘘及空肠喂养的胃十二指肠瘘效果最好)、短肠综合征代偿阶段(需先肠外营养过渡)、炎症性肠病、胰腺疾病(空肠置管,低脂短肽)、慢性胰腺功能不全等。
6、吞咽、咀嚼困难
如咽下困难、口咽部外伤及手术后、重症肌无力者等。
7、意识障碍、昏迷以及某些神经系统疾病
如脑外伤、脑血管疾病、脑肿瘤、脑炎等所致的昏迷患者,老年痴呆不能经口进食或精神失常、严重抑郁症、神经性厌食者等。
8、某些特殊疾病
急性放射病,各种脏器移植者,包括肾移植、肝移植、小肠移植、心脏移植、骨髓移植等。
9、肠外营养治疗不能满足营养要求时的补充或临时过渡。
当然肠内营养也不是万能的,以下情况不适合使用肠内营养:
严重代谢应激
顽固性呕吐
严重腹泻或腹泻急性期
严重吸收不良综合症
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严重胰腺炎急性期
小肠广泛切除4-6周内
高流量空肠瘘(谨慎谨慎再谨慎)
胃大部切除术后易发生倾倒综合征
麻痹性、机械性肠梗阻,完全性肠梗阻,肠蠕动严重减慢
胃肠道功能障碍或要求肠道休息
休克
<3个月婴儿
肠内营养制剂的种类
严格意义来讲肠内营养指经消化道给予各种医用肠内营养制剂(医用食品)。
医院病员食堂供应的基本膳食和治疗膳食都不算是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制剂的分类根据肠内营养的组成,可将其分为:
要素制剂(低聚和单体配方)
非要素制剂(多聚配方)
组件制剂(不完全制剂,仅某种营养素为主)
特殊治疗用制剂(疾病专用型)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发生率虽远远低于肠外营养,但也时有发生,需要及时处理。
1.感染性并发症
吸入性肺炎
营养液配制、输送过程中污染
2.代谢性并发症
水代谢异常
糖代谢异常
脂代谢异常
电解质和微量元素异常
维生素缺乏
肝功能异常
3.胃肠道并发症
恶心呕吐
腹泻(低蛋白?乳糖不耐受?脂肪吸收不良?渗透压过高?温度低?)
便秘
4.机械性并发症
鼻咽部不适、黏膜糜烂坏死、脓肿,鼻窦炎,声嘶,打嗝,咽喉部溃疡狭窄
食管炎,食管溃疡狭窄,食管瘘,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十二指肠穿孔,阵发性肠套叠
喂养管在胃肠内扭结、不能拔除
食管、胃、空肠造口并发症
PS: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