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实用新型设计专利(4)
结直肠癌造瘘患者,因病情需要行肠道灌洗、给药时,灌肠液及粪便从造瘘口溢出,不仅污染患者被服,增加患者心理压力,而且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现临床使用的一次性肠道冲洗器,肛管管径粗、材质硬,易损伤肠黏膜;肛管长度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灌肠液或药物下降速度不易观察;止水阀不能调节流速等。针对以上不足,张艳玲等[1]对现有肠道冲洗器进行改良设计。设计内容如下:
1、适用对象结直肠癌造瘘患者
2、结构一次性使用改良肠道冲洗器自上而下依次由挂环、集液袋、连接管和多功能连接头一体组成。集液袋两面均绘制有蓝色刻度线,在、、ml处标注红色标识线。多功能连接头外部设置有外螺纹结构,可衔接不同规格、不同材质带连接套头的导管,如肛管、导尿管、一次性吸痰管等。连接管上安装有可移动调速器。
3、材质聚氯乙烯。
4、使用方法灌肠前,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灌肠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向造瘘口方向侧身。备一次性中单、大便器。遵医嘱准备灌肠液,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液量不等,温度39~41℃,灌肠液面距离造瘘口30~40cm。将多功能连接头衔接蕈状导尿管开口端,排出管内气体,关闭调速器开关。石蜡油润滑操作者食指及导尿管前端,经造口袋底端入造口袋。食指先行扩肛,从造瘘口处轻轻插入10~15cm,以40~50ml/min灌入。灌肠液及粪便经造口袋,直接流入大便器。
5、创新点(1)设计合理,操作简单,科学实用。
(2)可满足不同需求患者(如造瘘、痔疮、大便失禁等)的肠道准备、给药等目的。
(3)观看灌肠液液面下降速度和灌肠溶液液量便捷、直观;可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节灌肠速度。
(4)聚氯乙烯材料制作,经济成本低;环氧乙烷消毒,独立包装;一次性使用,减少交叉感染。
(5)可根据患者需求连接不同材质、不同规格带连接套头的导管进行治疗和处置。
(6)改善患者生理及心理状态,维护患者自尊,体现人文关怀。
(7)减轻患者痛苦,避免肠破裂等并发症的发生;节约护理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6、附图图2结肠造瘘口
参考文献
[1].张艳玲,路顶立与冯伟宇,一次性使用改良肠道冲洗器的制作.中华现代护理杂志,(1):第页.
H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