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科普ldquo不应该做r

今天做了一个胃造瘘手术,这是一个“不应该”做的手术:

前天,肿瘤科请我会诊,这是一个口咽癌的病人,肿瘤已经完全“封喉”,病人已经半个月无法进食,完全靠输液维持,肿瘤科的医生想要我给病人做胃造瘘手术。我一看病人:骨瘦如材,将近厘米的个子,体重只有40多公斤。我看了病人的化验单:咽喉部细菌培养:铜绿假单胞菌生长。血钾2.7mmol/L,血钠mmol/L。贫血、肺部感染,憋气试验只有25秒。这么差的病人怎么接受麻醉和手术?不做,病人只有“饿死“;做,能够过得了麻醉关?

我与病人和家属谈话后,病人的态度非常坚决,做。我只有把病人转到了外科,立即给他补充电解质,连续两天每天补钾5克,昨天晚上我夜班,给病人查血钾已经3.2mmol/L,基本可以满足手术的需要了。今天早上,我按计划给病人做手术了,我一到手术室,麻醉师就和我商量,这个病人情况太差了,全麻不能考虑,只能做连硬外,肌松不能保证……我非常理解麻醉师的难处,我说只要给我半个小时,没有疼痛就可以了。手术做的很顺利,正好半个小时完成了,过1-2天病人就可以打食物了。

手术安全结束了,可我一点也轻松不起来,这是一台“不应该”做的手术啊。在临床上,我们可以遇到各种原因引起的进食困难,多由于咽、食管、贲门的功能性失调和器质性病变引起。尤其是晚期口咽部、食道和贲门癌的病人,要么因不能进食而“饿”死,要么被迫做胃造瘘手术。其实,这类病人的悲惨结局实际上是可以避免的,在晚期癌症有可能发生梗阻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解决这一问题:

一是放置胃管:在病人还可以进食的时候,提前放置胃管,一旦不能进食了,胃管就可以发挥作用了;另一种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它是在胃镜的引导下,经皮穿刺放置胃造瘘管,这样病人就可以避免做开腹手术,但前提也胃镜可以插入消化道,也就是需要在肿瘤长满以前做。这种方法在西方国家应用非常广泛,但国内应用较少,其原因也是病人认为可以进食,而不愿意接受。遗憾的是,大多数病人不愿意接受上述方法,失去了最佳的置管时间,而不得不接受开腹的手术。

我们认为,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胃造瘘术是一个“不应该”进行的手术,病人可以选择更好,更舒适的治疗来解决进食问题。因此,作为临床医生应该加强对这类病人的宣教,引导病人接受更好的治疗。昆明医院消化内科李俊

~~~~~~~~~~~~~~~~~~~~~~~

作者简介:纪光伟,外科主任医师、外科学教授、科普作家。

~~~~~~~~~~~~~~~~~~~~~~~

纪光伟精品课程介绍:

1《健康“秘诀”:良好的生活方式》

2《健康快乐走四方》

3《乳房文化和乳腺疾病的防治》

4《心肺复苏和现场急救》

5《甲状腺疾病的防治》

6《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医务人员》

7《做人、做事、做学问》

8《四赴四川同胞情》

9《医学科技进步与人类健康》

10《利用“新闻眼”,找出“切入点”——科技文章(医学新闻)撰写技巧》

11《医学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与规范》

12《我的论文与写作经历》

13《怎样撰写医学论文?》

健康难得,健康知识就像甲骨文;

要想获得健康知识,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yfena.com/dljcl/135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